回到顶部

HOW讲座 | 《写作诸历史:关于当代写作生态的提案讨论会》

2018年9月9日 14:30 ~ 2018年9月9日 18:00

收起

活动票种
    付费活动,请选择票种
    展开活动详情

    活动内容收起

     写作的历史,它存在吗?


    9月9日(周日)下午

    昊美术馆×独立项目“无尽的写作”

    为你呈现一场当代写作生态圆桌讨论


    微信图片_20180904101552.jpg


    时间:9月9日(周日)14:30 - 18:00

    地点:昊美术馆三层·图书馆(上海市祖冲之路2277弄1号)

    主持:贺婧

    提案及讨论嘉宾:btr、戴章伦、郭熙、赖非、刘畑、刘文瑾、申舶良、朱琺

     

    内容简介


    “写作诸历史”由艺术评论人和研究者贺婧与“泼先生”发起人芬雷合作发起并策划,是“无尽的写作”这一项目的线下系列讨论会。该讨论会乃是回应罗兰·巴特在《写作的零度》一书中于1947-1953年间提出的,将写作作为一种历史协同行为的观点,以及朝向一种均质社会普遍性语言实践的思考。

     

    存在写作的历史吗?当我们谈论写作的历史时,我们更像是在谈论一种来自历史自身的冲突,它将写作之于当代的连带关系置入了模糊难测的边缘地带;而另一方面,如是历史的冲突在当代愈发的明显,任何一门历史的单方面的内部更新无以影响它的变化,“跨学科”的研究与写作由此开始。

     

    每个人都在写作,从这个意义上说,写作的历史无所不在,甚至可以说,写作先于历史,同时又永恒地延宕于历史。尤其在当代情境中,写作正在以一种从未受到触动的行动触犯着任何一门历史的边境线,它总是试图重置对话的版图、恢复语言的主权,此外,它还是“寻求”本身。诗人的寻求、小说家的寻求、戏剧人的寻求、艺术家的寻求、哲学家的寻求、策展人的寻求、机构组织者的寻求、影像工作者的寻求……如是种种,构成当代写作的生态,围绕这些生态路径,我们试图寻求那个似有还无的“写作诸历史”。为此,我们邀约不同领域的写作者、创作者和实践者,围绕当代写作生态展开圆桌讨论。

     


    讨论会流程


    14:30 – 16:00 

    书的变形:从阅读到展览书写


    提案发言人:申舶良、戴章伦(发言时间45分钟)

    讨论嘉宾:刘文瑾、刘畑

     

    书不是文献。书永远在说着,等待着回应。阅读不是寻找有关过去的信息,而是在当下翻开书,回应书的呼唤。从书开始的策展,首先是一次对书的阅读,是“我”听见了“你”;在空间中呈现一场展览,是一次书写,是“我”在此时此地、此情此景中以言辞迂回接近“你”的方式。

    16:15 – 17:45

    歧路的可能:在展览与文本之间


    提案发言人:btr(发言时间45分钟)

    讨论嘉宾:朱琺、郭熙、赖非

     

    如果说从展览到展评是展览派生出文字的“正道”,那么“展览小说”这一尚且没有清晰定义、类型多少有些模糊多变的文体展现了“歧路”的种种可能。可能是以小说形式出现的“疑似展评”;可能是因为展览里的某件展品激发灵感而写成的小说;可能是挪用现实中的展览或艺术家原型,将之作为小说的人物、背景或情节;可能是为本身就具有叙事特性的艺术作品构建以文字为媒介的、与图像平行的文本;也可能是为某个潜在的展览撰写小说,等待它经由艺术家之手转变为展览中的作品;甚至,也可以将小说本身视为类似美术馆般的空间,在其中通过文字描述虚构展览作品,在两种创造过程里激发彼此的潜在可能。



    17:45 – 18:00 讨论会总结


    提案发言人及嘉宾简介


    *介绍按场次顺序

     

    申舶良是一位策展人和写作者。他于2011年参加光州双年展国际策展人课程;2016年毕业于纽约大学博物馆学系,师从Bruce Altshuler进行西方现当代艺术展览史研究,获文学硕士学位。他于2010至2013年间任《Artinfo艺讯中国》资深编辑/记者,2012年担任第9届上海双年展“艺术写作/媒体工作坊”召集人。他的文章见于《Flash Art》《艺术新闻/中文版》《艺术界》《艺术论坛》《外滩画报》等,并于2017年获德国罗伯特·博世基金会“华德无界行者”写作奖金。他近期参与策划的展览包括“Son: Signal of Authority”(inCube Arts,纽约,2016); “寒夜”(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,北京,2017)。

     

    戴章伦是一位策展人和写作者。她曾于2007至2008年任广东美术馆研究部策展助理,参与第3届广州三年展“与后殖民说再见”的策展执行工作;2009年移居北京,任《当代艺术与投资》资深编辑;2010年入选北京歌德学院与柏林自由大学“文化管理在中国”人才培养项目,赴德国交流并在柏林现代艺术博物馆(Berlinische Galerie)实习;2012年她担任第9届上海双年展“艺术写作/媒体工作坊”召集人;2014至2016年旅居纽约,期间在纽约inCube Arts艺术机构策划展览“Son: Signal of Authority”;2017年她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(UCCA)策划展览“寒夜”。

     

    刘文瑾,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副教授。巴黎第十大学哲学硕士、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、巴黎第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后。2009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称号。2009-2010年度法国人文之家“赫尔墨斯(Hermès)”项目访问学者。 2015-2016年耶鲁大学访问学者。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、宗教思想与道德哲学,尤其关注列维纳斯研究和当代法国理论。致力于犹太基督教思想与现代性问题之间,以及宗教思想、道德哲学与文艺理论之间的跨学科研究。曾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(2014)、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。出版学术著作《列维纳斯与“书”的问题:他人的面容与“歌中之歌”》(2012),《现代悲剧与救赎》(2018年9月出版),编译《现代性与犹太思想家》(2017)。

     

    刘畑,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。长期致力于「研究-创作」的共同推进,工作贯穿策展、作品创作、理论研究、设计及写作。2006年以来,作为策展人策划了众多学术性展览。近期包括:「博悟馆1.0」、「透明的铁」、「起因和从中投射出来的例如物」、「球场(Any Ball)」、「文人与史诗」等。曾任2016年第11届上海双年展「何不再问?——正辩、反辩、故事」策展组成员、「复策展平台(Infra-Curatorial Platform)」策展人、「理论剧院(Theory Opera)」项目总监。2010年,发起「开放问题研究所(Open Matter Institute)」,展开广义的创作工作。进行中项目包括「另存为(SAVE AS)」、「近反物质材料(Almost Anti-Matter Material)」、「A CASE」等。

     

    btr,生活在上海的作家、译者和当代艺术评论人。主要出版有《上海:城市生活笔记》(2003)、《迷走·神经》(2013)、《迷你》(2016)、《意思意思》(2017)等。主要译作包括保罗·奥斯特《孤独及其所创造的》(2009)、萨奇《残酷极简思维》(2013)、保罗·奥斯特《冬日笔记》(2016)、阿巴斯·基阿鲁斯达米《樱桃的滋味:阿巴斯谈电影》(2017)等。关于城市生活、文学、电影及当代艺术的评论及写作散见于歌德学院在线杂志、《周末画报》、《艺术界》、《艺术论坛》、《Timeout 上海》等刊物。曾担任2012年大声展文学单元(北京)及2016年朱浩摄影展《就像电影一样》(10 Corso Como)策展人。2014年创办微信公众账号“意思意思”。

     

    朱琺,1977年7月生于上海。古典文献学博士,小说家。执教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。致力于域外汉文文献的研究,曾任《越南汉文小说集成》副主编。热爱奇书,习惯于把写作建筑在阅读之上,撰有《卡尔维诺与计划生育》、《安南恠谭》、《安南想象:交阯地方的异物、幽灵和古恠》等小说集。

     

    郭熙,1988年生于江苏盐城,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,毕业后作为驻地艺术家前往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驻馆两年,2015年获得纽约大学艺术硕士学位。郭熙关心人们认知世界时所依赖的意识形态, 他將艺术家的工作比喻成一种“穿刺”, 刺破意识形态坚固的外壳, 从留下的孔洞中窥见“真相”。对于他来说, 艺术形式只是传递观念的载体, 他广泛使用装置、绘画、表演、雕塑、文本等多种形式来寻求最准确的表达。

     

    赖非,自2014年起任职于LEAP《艺术界》杂志,目前担任编辑副总监,在上海从事编辑、翻译和撰稿等工作,关注激进的话语和视觉生产与更广泛文化语境的循环运动,图像和意义的流通、衍变与失效。

     


    讨论会主持简介


    贺婧是一位研究者、艺术评论写作者和策展人,致力于当代图像在知识与观念领域的美学研究和批评写作。她曾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取得学士及硕士学位,之后于巴黎索邦第一大学获得美学与当代艺术策展专业硕士,并曾在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任研究员。长期活跃于艺术评论写作、出版和策展领域,贺婧曾于《艺术界LEAP》杂志担任国际版编辑副总监以及中法文特刊创刊主编,并于法国国家出版与图像艺术中心、OCT当代艺术中心等国内外多个艺术机构、空间策划展览、放映项目和学术活动。贺婧目前在毛继鸿艺术基金会任学术总监。

     




     交通信息 



    昊美术馆地址:

    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 2277 弄 1 号

    (地铁二号线广兰路站 1 号口步行5分钟)



    举报活动

    活动标签

    最近参与

    • jrh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banana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媛媛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歆韵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走走玩
      报名

      (6年前)

    • jrh
      收藏

      (6年前)

    您还可能感兴趣

    您有任何问题,在这里提问!

   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,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,请规范用语。

    全部讨论

    还木有人评论,赶快抢个沙发!

    活动主办方更多

    昊美术馆

    昊美术馆

    昊美术馆(上海)是具备当代艺术收藏、陈列、研究和教育功能的全新文化机构,坐落于上海浦东,于2017 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。昊美术馆将深入全面地建立国内外艺术家、艺术机构、艺术项目之间的互动,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国际性当代艺术展,建立国际化的交流与展示平台,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的繁荣。

    微信扫一扫

   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

    活动日历   03月
    26 27 28 29 1 2 3
    4 5 6 7 8 9 10
    11 12 13 14 15 16 17
    18 19 20 21 22 23 24
    25 26 27 28 29 30 31

    免费发布